打造校城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

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创造太阳科技企业孵化器

在当前促进校城融合发展,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,校城融合是兴城之举,更是强校之路。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作为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一家整体引进的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,在科技、人才、品牌、校友等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学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。

学校立足青岛西海岸新区,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创造太阳科技企业孵化器,遵循“政府搭台、高校唱戏、市场化运作、广泛参与”的基本原则,坚持校地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的思路,充分调动高校、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资源,紧密围绕西海岸新区的现代海洋、信息技术、高端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化工等产业的发展需求,引入学校相关资源,培育孵化学校产教融合项目,对于加快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打造区域“双创”增长极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
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客空间

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,培育和孵化创客团队及科技型中小企业,2014年起,建设中国石油大学“荟萃青春”创客空间,20155月“荟萃青春”创客空间认定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首批十家创客空间之一。201610月“荟萃青春”创客空间获批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,正式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。

目前,“荟萃青春”创客空间已成为集双创培训、双创服务、双创实践、双创交流、成果展示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大学生双创培育基地。


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孵化器

创造太阳科技企业孵化器以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,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向地方转移转化为目的,通过市场化机制、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,有效集成政府、高校、孵化载体、投资机构、企业等多种创新创业要素资源,打造“科技+孵化”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,引导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、资本化。目前孵化器引入科技护航专业团队,已成功孵化和服务了特种防垢防蜡合金技术及装置、油品有机氯脱除剂与成套装置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表面处理系列智能机器人、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及装备、VRAR技术工业应用、海洋深水钻探井控关键技术与装备、新型交流电磁场水下智能可视化无损检测技术等成果30余项,众多项目对于核心技术和装备国产化替代,破解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发挥重要作用。以VRAR技术工业应用为例,将工业数字孪生、虚拟现实(VR)与增强现实(AR)应用于能源管理、安全培训、军队演训、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,助力青岛工业互联网城市建设。

经过三年发展,将依托学校,通过合作成立技术研究院、合作公司等方式,培育出60余家学科性公司,产出一大批高质量且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,力争将孵化器打造成高校科技创新驱动新引擎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桥、人才和企业培育孵化载体,进一步提升服务青岛、服务山东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