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总体概况:
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为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专门设立的公司化运营机构,公司先后获批“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”、“国家级创客空间”、“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海洋石油装备领域分中心”、“青岛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”、“青岛市技术合同服务点”、“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机构”、“青岛市国际技术合作基地”等。
成果转移转化:
公司是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,依托学校科技及人才优势,积极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工作。
近三年来,公司举办学校科技成果发布会30余场次,推介学校具有较高成熟度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100余项。参与转移转化科研项目50余项,积极探索技术许可、技术转让、联合开发、技术入股、共建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新模式,“特种防垢防蜡功能合金材料及其装备”、“海洋船舶用爬壁式除锈喷漆机器人”等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落地。在安庆、东营等地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4个,每年与省内外20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系,服务行业、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提高。
图一:学习强国报道科技成果发布会活动
图二:海洋船舶用爬壁式除锈喷漆机器人撬装设备
孵化项目案例1:长期服役的船舶、潜艇的外壳表面会产生严重氧化锈蚀,为实现无尘环保除锈、喷漆,项目团队提出了“机器人无尘除锈、喷砂自动回收和筛分再利用”的新型海洋装备表面处理工艺,综合利用爬壁机器人、喷射引流等技术,做到绿色、环保和节能减排。
图三:特种防垢防蜡功能合金材料及其装备
孵化项目案例2:该技术是以特种功能合金为核心,流体与该合金接触之后,可改变结垢和析蜡的物理化学环境,起到优异的阻垢防蜡效果,可有效解决于石油、化工、发电、热力系统流动介质引起的结垢结蜡问题,推进“卡脖子”重点项目攻关,突破国外技术封锁,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。
图四: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及装备
孵化项目案例3:水下激光成像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由海洋大国转变成海洋强国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“水下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及装备”项目力争实现系统的产业化与完全国产化。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、水下工程、水下安防、水产养殖等领域,助力国家海洋强国梦。
共建“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”
公司与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共建“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”,近三年来,举办了10期青西新区技术经纪人培训班,为青西新区培养出近500名技术经纪人,开创了全国“产业发展导向”技术经纪人培养新局面。
图五:青西新区技术经纪人培训开班仪式
图六:青西新区技术经纪人培训媒体报道
发起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
公司为联盟秘书长单位,围绕“高校+创新源头”、“高校+桥梁纽带”、“高校+高端孵化”、“高校+自我提升”、“高校+调查研究”、“高校+平台互联”等任务,打造“科技+孵化”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,引导新区高校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、资本化。
图七: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成立现场
图八:驻区高校服务青岛科技成果发布会
技术合同登记
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一个区域技术贸易、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、科技成果吸纳能力、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数据。2013年公司被认定为青岛市技术合同登记点,近几年来,公司合同登记额保持较大增长,2020年,登记合同金额46.8亿元,占青岛市技术合同登记额的16.33%,其中学校自身合同登记额为4亿元,位居驻青高校技术合同登记额首位。
图九:公司历年技术合同登记额情况
公司秉持“服务学校、服务地方、服务行业、多点布局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”的工作思路,将为服务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